殷墟考古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其中,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园与祭祀场所,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近日,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殷墟王陵区处于河南安阳侯家庄和武官村之间的洹河北岸一片高平地,距河道相对较远,不受水患侵扰。自1933年至今,这里相继发现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为商代晚期文化传统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证据。随着殷墟考古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3300多年前商代文明的神秘面纱正被层层揭开,当时的国家、城市、聚落逐渐变得鲜活起来。戳海报,看看殷墟王陵有哪些考古发现——
(资料图)
商王陵区大墓和围沟平面分布
陵区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新探出祭祀坑460座以上。两条围沟围绕在殷商大墓外围,属于商晚期商王陵园的隍壕。
2022商王陵及周边考古发掘三地点
发掘所见遗存中,商代晚期有围沟2个、祭祀坑31座;西周时期的房址3座、墓葬2座、灰坑109个。
G2南段与西周早期F1、M1的打破关系
G2被西周早期的M1、F1以及灰坑打破,仅剩沟底部分,证明围沟的时代要早于西周早期。
墓葬和灰坑出土文物
陶鬲、陶簋、陶瓮、陶罐、玉戈都是常见的陪葬品组合。其中,陶鬲为陶制炊器,陶簋为盛食器,玉戈是专用礼器。
祭祀坑K23
殷墟王陵东围沟东部祭祀坑分人坑、狗坑、人与狗组合坑三种,少数坑中埋青铜器、陶器、玉器、骨器、蚌片等。
祭祀坑K23部分出土文物
上部埋2青铜觚、2爵、2尊、1觯、1戈,1玉虎、1管、1柄形器,1件骨管,底部腰坑中埋狗1只。
商石虎首人身跪像
通高37.1厘米,曲膝跪坐于后爪上,两臂上各阴刻有一条“瓶角龙纹”,腰、股、胫上刻有“蛇身”动物纹。
商牛方鼎
通高73.2厘米,口下饰一周龙纹,四壁中央为牛角兽面纹、两侧有立鸟,四足饰兽面纹和三角纹,双耳外侧饰兽面纹。
商青铜人面具
造型非常接近人面,下巴略尖,眉毛弯且长,耳朵大而圆,塌鼻梁。其头顶有一高3.4厘米的纽柄。
制作:孔繁鑫
资料来源:河南安阳市委宣传部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