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范畴含义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主体的基本形式:①个人主体;②集团主体;③社会主体。
(相关资料图)
3、主体的特性: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③意识属性。
4、2、认识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
5、客体的基本形式:①自然客体;②社会客体;③精神客体。
6、客体的特性:①实践对象性;②先在独立性;③可知无限性。
7、3、主观是指个人的精神世界。
8、主观是指人的意识,是主体具有的一种特殊属性。
9、主观这一范畴和意识范畴完全等价,也就是说他们的外延是相同的。
10、4、客观是指认识的对象。
11、客观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的外部世界,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客体。
12、客观这一范畴和物质范畴是不等价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外延是不同的,凡是人们认识到的物质形态都属于客观的范畴;他人的意识一旦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这些意识也就具有了客观的属性,因为我们不能否认他人意识的存在,我们只能通过思想工作来改变他人的观点。
13、二、区别联系主体包括肉体和心灵;主观是主体的一部分即心灵部分。
14、2、客体和客观对应概念不同,客体和主体相对应,客观和主观相对应。
15、关于客体和客观的外延关系有两种看法:①外延相同,因为两者都指认识对象;②外延不同,客体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