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墙倾斜、裂缝
住宅楼开裂20厘米
【资料图】
小区维修基金不足
安全隐患如何消除?
近日,有市民反映,绵阳科技城新区银都领地2期外围墙倾斜、开裂,危及行人安全。而随着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该小区的房屋质量安全问题,远不止如此。
记者现场查看,小区近千米长的围墙均出现不同程度倾斜,目测最大倾斜角度约10度。部分区域还出现了墙体开裂,最大裂缝宽度约3厘米。
墙上张贴着醒目的警示标语,但过往行人表示,这些标语已经贴了大半年时间,就是迟迟不见整修。
对此,小区物业经理王静无奈称,目前他们暂时无暇顾及外围墙,“小区里面的七栋、八栋住宅楼,更危险。我们只有先发动业主筹钱,加上物业公司出一部分钱,把里面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再走流程修围墙”。
在王静的带领下,记者进入小区,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记者现场测量,楼体外墙最大开裂处近20厘米。
对于裂口形成的原因,小区居民何大爷说:“5.12地震后出现了口子,但没这么宽。时间一长就加宽了,一直没有修,的确叫人很担心。”
“我卧室外面就是大口子,下大雨吹大风的时候觉都睡不安稳,害怕房子塌下去,砸到我。”小区居民唐女士说。
既然房屋出现安全隐患,为何不及时动用维修基金进行处置?
银都领地小区物业经理王静——
2008年地震后,小区房屋出现了不同程度损坏,提取了大部分维修基金对危险程度较高的楼栋进行了维修。后来,随着时间推移,部分楼栋裂缝现象突显,但剩下的维修基金已经不够用了。
钱不够了,但安全隐患必须解决,于是小区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求助。
“这涉及到两栋六七十户业主的生命安全,区住建局、街道办、社区都到现场看了。2021年还帮我们请了房屋鉴定机构,但这些部门每一笔资金都是专款专用,没办法用于我们小区维修。”王静说。
记者查看《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该小区七栋和八栋的安全性等级为(Csu)级。在正常荷载作用下,主体结构安全。建议:应对房屋进行维修处置,对受损严重的填充墙拆除后重新砌筑,并应增加地圈梁。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他们物业公司计划出资20%,剩下的只能向业主筹资。
“但筹资过程太艰辛了,挨个打电话、上门、做思想工作。还有部分业主在外地,我们就只有加微信、电话沟通很多次,这个过程非常慢,非常艰辛。”王静说。
那么,当房屋出现质量问题,应该谁来管?谁来修?
绵阳科技城新区住建局副局长蒲毅——
如果出现房屋质量安全问题,第一责任人是房屋的产权人或者承租户。政府部门特别是住建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有责任督促物业公司设置警示标志,平时加强巡查、巡逻,第一时间告知业主,请业主动用小区的公共维修资金,或者小区业主自筹资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维修加固。
蒲毅表示,前期在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后,他们已告知小区业主进行整治,并指导、协助业主制定了房屋维修方案和资金筹集方案。
“目前,七栋全体业主已经形成了维修方案,6月5号公示结束就进入筹集资金阶段,资金到位之后,就开始组织维修。”蒲毅说。
同时,考虑到小区外墙的安全隐患问题,物业经理王静表示,外墙的维修方案及筹资准备工作也将同步进行。
小直快评:
祸患常积于忽微,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刻不容缓。无论是职能部门还是广大群众,在审视房屋安全隐患上,都要细而又细、急而又急。
作为房屋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业主应该积极作为,尽快筹集资金、进行排危治理。若拒不履行危房治理责任,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还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当然,作为安全防线的最后一道把关人,基层治理者和行业主管部门也要以“霹雳手段”彰显“菩萨心肠”,用实实在在清除隐患的工作成效,来取信于民。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和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住房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各方主动承担责任,共同守护好家园的安全,共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贾斐滟
责编:王跃璇
校对:崔英
上一篇: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石岐“华侨城杯”龙舟邀请赛6月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