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日报》第10版刊登“草莓品牌频遭假冒 地理标志产品该如何保护 丹东以公益诉讼守护区域品牌价值”一文,内容如下:
草莓品牌频遭假冒
地理标志产品该如何保护
(资料图)
丹东以公益诉讼守护区域品牌价值
董宇丹 黄岩
卖了10万单的“丹东草莓”,实则产自1500公里外的某省?日前,部分电商水果卖家的草莓“调包术”被揭穿,他们宣称售卖的是丹东草莓,实则是异地代销商以“分仓发货”名义进行发售。“怪不得味道不怎么样”,消费者的困惑,反映出区域名优果品的品牌保护困境。
记者发现,对冒充丹东草莓、东港草莓销售的违法行为采取法律措施,面临商标侵权认定存争议、地理标志及商标图标使用率低、维权成本高等现实问题。丹东检察机关立足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多举措推动“丹东草莓”“东港草莓”的品牌保护。
用法律手段
破解品牌保护难题
“丹东草莓”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东港草莓”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丹东检察机关调查发现,有的电商注册地在外省,却用当地草莓冒充“丹东草莓”“东港草莓”进行销售;有的虽然获得了东港本地合作社的产地证明和授权证书,但实际并没有发生供销关系……“冒牌货”的泛滥,使消费者权益受损,更对“丹东草莓”“东港草莓”品牌价值造成巨大损害。
据了解,此前有关部门已采取一定措施应对此类问题,但提醒呼吁等“软约束”难以形成法律保护的“硬杠杠”。现在,东港市人民检察院针对涉及外省市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经请示丹东市人民检察院、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已磋商当地省市检察机关进行调查办理。
东港市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在办案过程中,东港市检察院先后走访东港市草莓协会、草莓研究院、分拣包装点、种植合作社、草莓种植户,向草莓种植专家、农技人员等发放调查问卷,全方位了解东港草莓、丹东草莓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我们发现,本地群众对于‘东港草莓’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丹东草莓’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知晓率不高;对于保护商标、地理标志的法律规定及侵害商标、地理标志的投诉举报途径不甚了解;以及申请使用‘东港草莓’‘丹东草莓’门槛较高等一系列问题。”东港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丹说。
据介绍,东港市检察院已经就草莓溯源及包装点管理、东港草莓商标、丹东草莓地理标志管理、农药化肥使用对草莓果品质量的影响及电商平台侵犯丹东草莓、东港草莓品牌知识产权等存在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履职尽责,促进草莓行业合规发展。
同时,检察机关还到草莓种植“大镇”——东港市椅圈镇,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知识产权保护,护航乡村产业振兴”专题讲座,围绕加强“丹东草莓”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与农产品种植户、经销商、加工企业、乡镇农技人员、农业技术专家深入交流。
“我们将与各方持续加强协作,紧盯种植、加工、包装、销售各环节,一体推进‘丹东草莓’品牌全链条保护。”丹东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邹慧姝说。
加强合作
扩大品牌保护朋友圈
“建议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厘清监管模糊地带,加大草莓育苗、栽植等环节的专业支持力度,严厉打击知假售假、以次充好等行为。”近日,丹东、东港两级检察院邀请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以及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面对面座谈,推进丹东东港草莓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理。
座谈会上,相关部门对保护丹东草莓、东港草莓品牌,提升对农户、农技的管理和指导水平、加强草莓品质保证、加强农资店规范管理、加大对电商平台监管力度等问题作出积极回应。
“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东港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办案中一方面加大对草莓种植环节监管、滥用药肥查处和收购商规范经营的监管力度,注重日常巡查抽检,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售假违法犯罪;一方面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种植户、经销商、物流企业、草莓相关产业经营者进一步拓展保护合作“朋友圈”,有效发挥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作用,推动草莓产业链各方积极使用“丹东草莓”“东港草莓”商标、地理标志,促进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为地区特色农产品及产业发展走深走远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辽宁日报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