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创新创业的主阵地、民生改善的主渠道。绵阳发展态势向好,民营经济是重要支撑。面对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回暖基础尚不牢固的民营经济,着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对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有着积极意义。
优化营商环境要聚焦关键环节放权赋能,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至关重要。近年来,绵阳通过简政放权、流程再造、靠前服务等方式持续精简材料、降低费用、压缩审批时间,让企业办事“零跑腿”成为常态,“跑一次”成为上限。对于营商环境的改善,扎根当地20多年的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深有体会。该公司二期项目开建前,政府部门上门帮其协调解决土地、电力等方面问题,力求让企业感受到服务做“加法”、流程做“减法”带来的便利,最大程度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推动发展,需要的就是这种换位思考的态度。只有办事容易、办事方便,营商环境优,企业才能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优化营商环境还要敢于动真碰硬,要在事关公平竞争的改革上下功夫。从绵阳的实践不难看出,营商环境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工程,随着改革渐入深水区,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难题。许多改革攻坚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许多难点堵点涉及平等准入、要素获取、社会信用。绵阳的做法是,持续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实现20%的涉企纠纷化解在诉前;持续推动“法治体验”制度化、常态化;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两清”行动,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
只有让民企、国企、外企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站在同一起跑线,破除民企在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获取方面的隐性壁垒,才能让民企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放心干、大胆闯,心无旁骛发展壮大。
不仅是在绵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在何时何地都是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一个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城市,一定能让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